MCPLive > 杂志文章 > 揭开你的面纱 深度分析显卡行业的变迁

揭开你的面纱 深度分析显卡行业的变迁

2012-02-21做对的事《微型计算机》2011年2月下

通路商时代的千姿百态

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目前纯粹意义上的通路商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有人崛起,有人衰退,有人已经成为霸主,有人在努力迎头而上。这一部分我们将一起来回顾和分析下本土显卡品牌从早期到现在的发展情况,以及在这样强大的约束操作下,又有怎样的代表性事件让这些厂商痛定思痛,终作出一些艰难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将影响显卡行业的发展。

通路商和代工厂的初恋

花开两支,话分两头。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IT电子产品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时价格还相当昂贵,厂商和装机商的利润极高。于是,在沿海开放城市如深圳、广州等,由于天然地理优势和政策上的支持,一大批电子市场开始兴起。

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在华强北或者天河北做代理,销售各类IT产品的时候,这里面的一些能人志士就开始决定做大做强。不过当时他们的优势并不明显,技术不如人,产品靠代理,唯一的优势在于懂得中国行情,能够将放之四海皆准的营销圣经和中国普遍国情相结合,实现营销产业中国化。因此,这些有能力的商家开始逐渐发达起来,通路商由此形成。根据普遍的解释,“通路”是指产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使用的中间销售过程,也就是流通渠道。通路商有优秀的销售渠道,只要找到很好的货源,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后发展壮大。

此时,在IT产业发展比较早的我国台湾省,一些厂商也开始准备将自己的产品销往内地—庞大的市场吸引了它们。但卖东西做生意,首先得懂行情。台湾省的厂商对如何在大陆操作市场显然不太熟悉,此时恰好大陆本土的通路商也在寻找货源,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今天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同德已经成为第一大显卡代工厂商,控制了国内显卡市场的半壁江山,拥有庞大的产能和技术能力。当时市场上大部分的显卡都来自同德,同德以便宜的价格和极为充裕的产量狂风暴雨般席卷了内地显卡市场,也培养出了七彩虹、盈通、昂达、双敏、铭瑄五个著名品牌,被称为“同德五虎”。

通路模式的忧患

在同德体系下,同德从AMD和NVIDIA那里获得芯片以及各种资源,然后生产成品并销售给下游的通路商。通路商买去产品后重新制造包装,并贴上自己的LOGO,进入市场销售。通路商相对来说面临的压力和风险要小很多,不需要承担生产研发的费用,只需要在销售、市场宣传和售后上做好服务即可。

这是具有典型同德风格的产品,使用了三洋电容,整体设计以稳定性为主。
这是具有典型同德风格的产品,使用了三洋电容,整体设计以稳定性为主。

不过这样做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的同质化。由于大家都是同德代工,甚至一开始同德并不允许通路商使用不同的散热器,导致通路商的产品全都一样。这使得通路商在市场销售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东西,只有拼价格。当然,后来同德也同意只提供PCB成品,散热器由各个厂商自行搭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显卡同质化的情况,但依旧是治标不治本。另一方面,同德产品在用料设计上一直被玩家诟病。虽然在业内人士看起来,同德产品往往采用顶级的日本化工或者三洋电容,在其他料件上也以保证稳定性为第一原则。但它“求稳定,不追花俏”的定位,并不能很好地应对其他品牌的竞争,消费者对这种缺乏卖相的产品的认可度也不高。因此在面对其他厂商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各种宣传噱头和设计时,通路厂商苦于无法为自己的产品做主,只能望洋兴叹。

这是由启亨代工的某显卡,从电容、整体设计来看都要逊色于同德的产品。
这是由启亨代工的某显卡,从电容、整体设计来看都要逊色于同德的产品。

在产品价格的问题上,通路厂商的产品由于依附于同德,有时并不能获得较大的利润,还有可能在价格竞争中被同德控制,这使得大家的竞争很激烈。比如七彩虹和影驰作为国内显卡市场上销量排名前三的厂商,曾经在渠道市场上发起过激烈的价格战,七彩虹掀起了“一望无影”来暗示自己的产品将在价格上给影驰予以重创,而影驰则掀起了“歼七行动”表示见招拆招。这样的行为,其实已经影响到了市场的稳定。一旦这两个厂商厮杀完毕,带来的影响肯定不止谁胜谁负这么简单,或者其他厂商也在这两家的争斗中元气大伤。

这种竞争就像两个武林大宗派掌门过招,其他中等宗派只能默默看着而无力参与。但事情的发展结果却出乎意料,这种大张旗鼓的战争只开始了几天,就悄无生息的结束了。具体原因目前尚未有肯定的说法,但肯定离不开NVIDIA和同德的共同干预。同德作为影驰的控股母公司,七彩虹又是同德的大客户,就像自家兄弟和外姓哥们打架,同德基本上谁也不能帮偏,多只能各打五十大板罢了。NVIDIA则很可能动用价格约束条款的大棒,先各敲一棒,然后再好言相劝。

一丝春雨洒向干涸的大地

其实类似事件的出现完全是意料之中的。NVIDIA和AMD作为高高在上的武林太祖,自然希望维持市场稳定,但下游品牌商需要用激烈地竞争来获得市场话语权。同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很尴尬,一方面它也是NVIDIA和AMD的客户,一方面又需要控制依附于它的厂商。通路商的发展自由被束缚了,但也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不过一个事件的出现,突然打破了这个局面。这就是同德和AMD之间,取消了合作关系。同德对外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给通路商的产品)只来自于NVIDIA,而AMD产品则全线停产。这件事情对通路商来说,可谓不妙。从传统来看,通路商在N卡方面的压力要大一些,而且NVIDIA对市场管控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毕竟NVIDIA的盘子也要大很多。从市场情况分析,通路商要面对的竞争对手除了一个体系的霸主七彩虹以外,还有外部的巨头级别的影驰、索泰以及华硕这种航母级别的企业。这些厂商的资源和实力都不是通路商可以比的,因此在NVIDIA显卡方面,通路商感到扩张很困难。但是AMD方面就完全不是这样,AMD在国内的AIB不多,代工厂都比较小,因此只要努力耕耘,收获会更为容易一些。

以往,通路商都等着同德给粮食,给子弹,大家出去打个仗,年末收成还不错。而现在同德突然告知大家,给你们的红子弹全部都没了,以后只有绿子弹了,通路商自然不能满足。本来大家一直以来对同德的产品政策就有所不满,因此一些通路商开始联络其他的代工厂商推出新产品,并力求产品的差异化设计。之前名气不算大的企业—启亨,开始大张旗鼓进入市场。同德不生产AMD产品后,启亨作为AMD的本土代工厂商,开始了快速发展,各种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向启亨。随后,市场上开始大量出现“短、小、省、红(红色PCB)”的AMD显卡。一开始还有部分玩家和渠道商以为是同德代工,但在这类产品上完全看不到同德那种把中庸之道运用到极致的风格。这种产品在设计上充满了“粗犷美”,和同德风格大相径庭。没错,这就是启亨。

一直以来,本土代工企业其实并不少,除了启亨外,还有翔升、杰微、捷波等都是业内比较大的代工企业。之前通路厂商也和这些企业接触过,推出过一些颇具特色的产品,不过规模一直不是很大,主要利润来源还是同德产品。如果没有同德不做A卡的消息,通路厂商也会渐渐转移产品,至少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这次事件相当于一个刺激,加快了这种生产转移的步伐。

相比同德来说,本土代工厂商在服务、人性化上要好很多。只要价格合适,它们可以专门开模,包括开散热器、开PCB、重新设计整个PCB线路,甚至可以指定料件型号。在频率调整上也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同德别说新开PCB了,就连产品频率都已经固定不可更改。这样差异化的服务,简直就是“一丝春雨洒向干涸的大地”。

后手和先招

通路厂商在考虑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时候,同德也作出了这样的思考并开始行动起来。除了收购影驰外,同德还买下了老牌厂商耕昇,使其成为自己的独家品牌,并在大陆营销。同德的目的很简单,大陆是块庞大的市场,不能放弃,一定要留下后手。不过,同德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后手很快就要使用了。

七彩虹,本土显卡第一品牌。它在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子品牌iGame后,开始在高端自主掌控研发。随后这股风潮也蔓延到其中低端产品,渐渐地,同德系产品不再是七彩虹的销售主力,而是一个补充和后备。七彩虹的做法很成功,他直接向NVDIA以及AMD采购芯片,自己控制生产,后上市销售。这种垂直化的做法再加上本土厂商一贯的成本控制,使得七彩虹有了一个迅猛的发展和提升,品牌价值扶摇直上。

七彩虹的iGame是培育相当成功的一个品牌
七彩虹的iGame是培育相当成功的一个品牌

此外,一些其他原本隶属于同德系的品牌也在加紧自己的转变步伐。比如盈通就尝试开发具有差异化设计的“游戏高手”系列,在产品方面也渐渐摆脱了同德系,大量的订单开始交给其他代工厂商。昂达也有自己的“神戈”系列,产品以高性价比著称,也并非同德代工。这些厂商在拥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积累后,不再一味以同德马首是瞻,开始独立生产和独立研发。其余的双敏和铭瑄也开始另外寻找代工厂商,或者与厂商联盟,共求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德对“通路五虎”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弱,甚至一些厂商几乎开始清一色销售非同德的产品。

不得不说,每家厂商都不是“省油的灯”,在有条件脱离掌控,独立自主的时候,每家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同德此时也无力再使出什么特别的手段,商业利益,好合好散。但是内地市场太重要了,同德已经布下了后手,它们就是影驰和耕昇。影驰目前是国内N卡一霸,而耕昇则已经基本成熟可以独当一面。

影驰早是一个独立品牌,本身拥有工厂和齐全的研发机构,也是NVIDIA的核心AIC之一。2008年初,影驰放下身段,下嫁同德,成为同德旗下的一个子品牌。除此之外,耕昇是GeForce 3时代大红大紫的显卡品牌,其地位一度如日中天。不过它在爆出“质量门”事件后,耕昇破产倒闭,销声匿迹。随后同德收购并重新启用耕昇品牌,并交由国内某通路商代理操作,耕昇才复活,一直到今天。在2012年初,同德正式将耕昇从代理商处剥离出来,自己操盘该品牌。除了这些厂商外,柏能横跨N、A两家,除了有索泰这样的N卡旗舰外,在A卡方面还和蓝宝有着深度合作的关系。而剩余的厂商就更不用说了,华硕、技嘉和微星都是著名的跨界选手。

新时代的开启?

今天,我们仍然能经常听到有关“代工货”、“同德货”的争论,但实际情况已经完全不是这样了。在经历了快速成长的大陆本土显卡品牌,就像所有从销售学习开始到终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品牌一样,开始在一定层面上掌控自己的命运。之前的合作伙伴甚至“老师”,已经变成了竞争对手。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吗?目前还不能决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内地显卡行业的本土品牌已经强势崛起。

七彩虹和镭风已经事实上分别成为了AIC和AIB,七彩虹旗下更是有iGame这样在市场号召力上不逊色台系品牌的子品牌;盈通也在“游戏高手”之路上越走越宽,新产品也逐渐有模有样;昂达、铭瑄等厂商也在做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品牌。

ROG玩家国度作为华硕的高端子品牌,其显卡设计独树一帜。
ROG玩家国度作为华硕的高端子品牌,其显卡设计独树一帜。

虽然显卡市场依旧竞争险恶,同德携影驰、耕昇以及其他子品牌独占一隅;索泰有柏能做后台,核心AIC也令其在N阵营中稳如泰山;华硕、技嘉也开始在大陆市场频频发力,特别是这一两年来华硕显卡的价格越来越亲民,旗下ROG玩家国度显卡更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以往的“通路五虎”现在也已经基本都有了完整的设计、销售渠道,也在虎视眈眈。这个时代的变革和新时代的开启,将不可避免。

显卡行业和主板行业有很多共同性。主板行业在经历了多年厮杀之后,华硕、技嘉、微星三巨头位置牢不可破,甚至有大者恒大的趋势。显卡行业目前总体还是“各家多方”的态势。同德系、台系、柏能系、通路系(虽然早已不仅仅是通路),将在国内广阔的显卡市场上进行厮杀。不过显卡市场显然要比主板市场热闹很多,AMD和NVIDIA毫无疑问是绝对霸主(俗称“开挂的”),已经制定好了规则,各家厂商的比拼和对抗就完全看能力和手腕了。七彩虹、影驰、索泰是有可能成为显卡业界“新三巨头”的三家厂商。之前,在同德和上游芯片厂商的双约束下,七彩虹和影驰等厂商还无法爆发出全部实力,现在仅有上游芯片厂商一家的约束,那么在缺少了一重约束后,这些厂商是否还如此老实呢?我们知道约束都是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才会产生的。当下游厂商能控制市场的时候,向上游厂商叫板的机会就来了。作为霸主级别的AMD和NVIDIA,是否在互相竞争的同时,还打算扶持或者担心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出现呢?究竟未来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